随着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参与形式,积累了许多经验。而借助社会力量进一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 NGO 的参与,可以弥补公众开放工作中存在人力、物力不足的短板。
就在今年 6 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美团外卖青山计划、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共同组织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 基金”正式启动,在更好发挥 NGO 推进公众参与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做出了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吸引更多 NGO 参与进来◀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 基金”,是一个面向各省宣教部门推荐的环保社会组织、“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社会组织联盟成员开展的,专项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活动。项目总资金为 100 万元,单个活动的资助金额为 2 万~10 万元。
经过评选,最终 16 个项目脱颖而出。它们既有江浙及沿海地区的,也有内蒙古、云南、新疆等地的,体现出项目选择上的多样性。
“项目资助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 NGO 参与进来,发挥 NGO 组织的专业性、创新性,在公众开放中起到助推作用。”中华环保联合会张洁告诉记者,“入围的 NGO 都由当地环保部门推荐,在专业能力上突出,对环保工作也十分在行。”
“由于社会组织的第三方属性,更有利于争取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进邻避问题的防范与化解。”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成员王冰对 NGO 不同于政府与企业的独特性做了解释。张洁也坦言,“NGO 作为第三方平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会更接地气。”
活动开展几个月来,推动了 NGO 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张洁说:“活动搭建了平台,大家互相交流借鉴,发挥特长,也相互取长补短。”
形式新颖,诚意十足的开放活动让到场的公众切身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他们以自身行动影响身边人的积极性;而对于社会组织来说,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还在观望的 NGO 被带动被感染,主动参与进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社会宣传室负责人杨俊介绍。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 基金”的初衷之一是扩大公众开放的影响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实现更多人次的参与和更广范围的辐射影响。
▶发挥优势及时回应公众诉求◀
独特的身份优势,对工作的纯粹热情,活动形式的灵活创新,使 NGO 以更亲民的方式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中发挥着作用。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被讲解得更加浅显易懂,以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与方式传递出来的信息,更加深刻地印在公众脑海里。
在一次参观活动中,一位小朋友对 PM2.5 通过过滤膜的演示是否会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存在疑虑,这件事带给王冰很大触动。“我们就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加入了科普课程和培训,及时给出正向的反馈与引导。”
与传统的活动止于参观结束不同 ,NGO 在其中细致地关注到了参观者的个体情绪,增加了互动环节,取信于民的同时,更及时回应公众的诉求。
让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变得公众既愿意来看,也能看得明白。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打造的“私人订制”模式,将参观环保设施企业的选择权交到公众手中;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学生将学校的环境科普课堂搬到了设施现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锕锷铱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结合公众开放活动,将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变成了实践性课程。
NGO 带来了专业人员的支撑,在组织活动上更得心应手,更了解公众的需求。此外,他们充分利用自媒体的宣传功能,加强与公众互动。如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一次公众开放活动,有近 5 万人通过搜狐视频直播,同步围观了现场活动。
在活动开展中,各方也在不断创新。如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探索出“参观+培训”的模式,“我们在自媒体上做活动宣传,会把参观的流程做分解,把主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后期编辑再传播。”王冰介绍,“这样既发挥自媒体的即时传播功能,又丰富了科普小课堂的形式。”
与企业沟通开放时间往往会遇到难题,公众周末参观正好是企业的休息日,员工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长此以往,如何才能保障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保证更好的开放效果?
“对此,我们帮助企业摸索出一套工作机制,同时也完善了企业员工的志愿服务系统。”王冰说,“成立公司志愿服务团队,科学合理排班分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特长,也让加班变得更有价值更快乐。”最终,企业与 NGO 达成默契,既积极配合开展设施开放活动,又致力于提升治污能力与水平。
NGO 在推动公众参与中发挥着团结和凝聚的作用。在未来,还会有更多力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