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巴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2015年度工作计划
根据 2014 年度发展情况,结合中心实际,经理事会同意,在 2015 年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治理,加强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的工作力度,逐步朝专业化发展。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内部建设情况
逐步完善理事会议事决策机制,确保每年至少 2 次会议;明确理事会和主任办公会议的议事范围,调整完善内设部门或工作小组的分工,逐步明确部门职责及岗位设定,充实中心专职工作团队;根据团队建设情况,调整团委班子成员,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在条件成熟时筹备组建党支部,紧密围绕非公党建工作的发展。
根据各类规章制度在 2014 年度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发展需要,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中心内部管理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会议民主协商机制,加强主任办公会议和日常月度工作例会等会议机制的完善,对重要事项进行协商处理,同时形成会议纪要,根据会议决议及相关工作安排。
不断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薪酬待遇,稳定老员工,补充新员工;调整专兼职结构,针对正式员工确保劳动合同签约率达到 100%,专职人员购买社会保险率达到 100%,并研究调整住房补贴结构,为专职工作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根据中心运营状况,逐步退稿员工收入,增加福利待遇。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进一步完善后备梯队培养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人员见习指导制度,落实指导老师一对一进行带教指导,加强日常考核,调整补贴结构,增加绩效考核,提高补贴标准。
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大增收力度。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中心财务管理体系,争取 2015 年总收入在 2014 年的基础上增长 80%-100%左右;进一步优化资金来源。
加强信息编发及媒体传播力度,不断扩大中心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完善一事一报的简报制度,编发《巴渝公益简讯》应及时向主管单位及相关合作单位进行工作通报,争取编发简报 100 期;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将微信服务号和微博作为网上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新昂微博为辅助平台。
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促进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心与政府、高校、企业、媒体及社会制度关系,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交流活动。
加强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等高校之间的合作,通过高校专业教师提供专业指导,承接项目中专业分析研究等课题的方式进行有效合作。
二、业务活动实施计划
(一)环境保护类项目活动开展情况
进一步开展 PM2.5相关科普活动及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专项监测、讲座、社区宣传等方式开展 PM2.5相关科普活动,通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起到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科普作用;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展 PM2.5相关研究工作。
继续开展重庆市环保社会组织现状调研项目,上半年完成对全市各类与生态环保有关的社会组织的调查,并对有特色的环保社会组织进行个案方案,完成调研报告一份,并根据调研情况结合环保社会组织发展需求开发新项目。
开展环保志愿者能力建设培训。从巴渝公益直属志愿者以及高校环保社团中招募志愿者参加环保志愿者初级培训、中级培训,争取在 2 年的时间里逐步建立环保志愿者三级培训机制,逐步实施公益人才培训(见习)计划。
在 2014 年底项目筹备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公评城市项目,推动绿色出行,逐步拓展绿色出行相关项目。
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走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活动。计划组织直属志愿者、科普志愿者服务总队、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在社区市民学校开展至少 30 场环保普法、环境与健康、垃圾分类、青少年环境教育等各类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争取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费分类推广项目立项,并获得支持,在主城区开展不少于十场推广活动,开发垃圾分类宣传推广课件及教材教具,并培养不少于 500 名志愿者,为 2016 年我市主城区全面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奠定基础。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及日常工作情况,开发新的环保公益项目,逐步开展环保辩论赛、环保模拟法庭、环保演讲比赛等青少年环保主题活动,尝试建立环保主题图书馆等环保公益性交流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让持续开展环保公益沙龙。
(二)社区服务及社会工作类项目活动开展情况
立足渝中区内社区市民学校,继续开展环境教育、自护教育、科普教育为主的各类青少年素质发展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的各类社会服务及社会工作,同时还引进微软社区青年中心项目及新芽计划,促进农民城市化、市民文明化,助力城乡统筹工作。根据社区社会工作要求,优化社工专职人员结构,形成专职+见习的社工团队,同时引进社工人才,逐步建立我中心自己的人才队伍;逐步开发社工项目,争取在 2015 年在渝中区建立 1-2 个社工服务站点;将原有的壹基金、扶贫基金会等组织的减防灾教育课程进行优化,结合实际,开发新的安全教育课程,开展暑期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直接服务 500 人次以上,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立足社区市民学校,结合“孝心佳节•我们的节日”大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项目结构,将新芽计划、英领馆项目、微软社区青年中心等等关爱进城务工人员的项目进行优化,形成一个体系。